也是一隻被我冷落的鏡頭. 當初入手的過程不記得了, 印象中是夾雜在一堆鏡頭中來的; 因為不是主要目標鏡頭, 雖然鏡片狀況還不錯, 但是外觀普通, 鏡前緣也撞凹一小角, 最大的問題是它像放大鏡頭一般小小不起眼的個頭, 因此當時沒特別留意, 就當作是放大機鏡頭收了起來.
東蔡的鏡頭我收的不多, 或許是個人的偏見: 一直覺得西德蔡斯品質要比東德蔡斯好得多, 其實對也不對, 蔡斯的發展跟德國二戰歷史關係錯綜複雜, 尤其是東德蔡斯的鏡頭, 各個時期的品質都不盡相同, 也或許是太複雜了, 所以我一直沒去研究. 這次整理鏡頭, 挖到這支, 上網看了一下, 才知道雖然跟我印象中胖胖鋁製鏡身的東德蔡斯 Biotar 58/2(後期)不同, 我手上這支是EXAKTA口, 黑色黃銅鏡身, 17片光圈葉片, 編號 316XXXX, 出廠年分 1945-1949, 是戰後初期版本的 Biotar, 按網上的說法, 應該算是比較稀有一點點吧?
因為前緣有凹痕, 沒辦法上保護鏡, 加上對焦環有點卡緊, 所以還是把鏡頭送去給國手大整理, 幾周之後, 鏡頭回來了, 國手大的手藝果然高超, 鏡頭不但前緣修回來, 上保護鏡完全沒問題, 對焦跟光圈環都很滑順, 鏡身整裡之後也美觀多了, 像醜小鴨變身一樣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