顯示具有 鏡頭 (M42 mount) 標籤的文章。 顯示所有文章
顯示具有 鏡頭 (M42 mount) 標籤的文章。 顯示所有文章

星期四, 4月 10, 2025

Rodenstock Heligon 50/f1.9


這隻很久以前貼過, 在相機還是20D的時代就入手了, 算是早期爽標的代表, 也算玩老鏡一個重要里程碑.. 過了十多年, 雖然後來也入手了不少更珍貴的銘鏡, 不過這隻在我心目中還是有一定的重要地位. 

星期四, 9月 09, 2010

Angenieux P1 90/f1.8


Angenieux 中長焦段人像鏡中, 屬於較高檔的鏡頭. 



跟 Y1 90/f2.5 放在一起, 看得出口徑大了不少. 就是這樣迷人的大眼睛, 害得我一堆小朋友出走. 
我手上這隻是原廠 M42 mount 的, 於今年五月才入手, 雖然前玉有些擦拭痕, 光圈葉片有滲油, 不過整體保存的情況算是還好. 之後又花了些時間送去黎師父那裡做了整理, 事實上在手上的時間還沒很久, 拍攝的次數更是寥寥可數, 老實說還沒什麼照片可以看.
有時收集鏡頭會變成這樣, 手上沒有的時候則哈得要命, 真正到手了, 反而又捨不得帶出門拍, 怕萬一有個閃失怎麼了. 結果供著的時間反而比較多, 實在是矛盾極了. 


星期三, 9月 08, 2010

Angenieux Y1 90/2.5




Angenieux 的人像鏡, 雖然相同焦段還有一隻等級更高的 Angenieux P1 90/f1.8. 不過既然是掛著 angenieux 的名號, 自然也不會差到哪去.
而相同焦段光圈的 90/f2.5 有許多的版本, 似乎只有早期細三環的版本 (Leica, M42, exakta?) 稱為 Y1, 後期粗三環跟 Exakta 銀黑帶光圈轉盤的版本則都改稱為 Y12, 至於用於 ALPA 上的 90/f2.5 則另名為 Alfitar. 

左: ALPA Alfitar 90/f2.5 (ALPA), 中: Y1 90/f2.5 (M42), 右: Y12 90/f2.5 (Exakta)
 雖然外觀版本這麼多, 但是光學構造是否有不同? 我在網上問過一些大大, 似乎也沒有很肯定的答案 (多數大大傾向是一樣的光學構造).
我手中這隻是 M42 接環, 鏡片跟外觀的狀況都保存的相當完好, 就這年份的 angenieux 鏡頭來說, 也是很不容易的事了. 

星期四, 4月 09, 2009

Rodenstock Eurygon 30mm/f2.8 (M42)


如果出門旅遊只能帶一隻定焦鏡頭,那這隻一定是我的首選;尤其是搭配 5DII 之後,高 iso 加上這個焦段,己經足夠應付大部分的場合。而這隻鏡頭的表現,徐了清晰的影像,它通透明亮的色彩表現,我個人非常滿意。說這隻是我目前最滿意的廣角鏡頭,大概不為過了!
事實上,我早已經有一隻 Exakta mount 的 Eurygon,不過因為 Exakta 接口,在 EOS 上有無法無限遠對焦的問題,總是有一點小小的缺撼,而這隻 M42 口的 Eurygon 則完全沒有這樣的問題。到手這隻鏡頭,有一點小故事,這是在 ebay 議價購入的,因為第二片鏡片周圍有一些消光塗料溶解的痕跡,所以賣家主動降價賣給我,事實上對拍攝並無影響。能以合理的價位買下,應該說是很幸運吧!
















More picture

星期三, 10月 15, 2008

Piesker Berlin Piconar 40mm/f4.5


這顆鏡頭入手大概有一年了吧?不過使用的次數可以說少之又少。不論從外觀、或是從它奇怪的規格來看,這應該是顆很古老的鏡頭。我猜這應該是二戰前的產物,那時的廣角鏡頭仍是比較早期原始的設計,所以視角仍無法很廣,而且受到限制,光圈也很小。不過這顆鏡頭銘牌上有打上"T",表示它是有鍍膜的。
網路上的資料很少,印象中只記得 Piesker 是德國柏林附近的獨立光學小廠,Piesker 後來較近代生產的鏡頭多是望遠鏡頭,比較少看到類似的廣角鏡頭。
因為光圈很小,散景並不特出,不過成像色彩感覺蠻自然的。對我而言,這顆的意義或許比較像是一件古董,大於實用拍攝的鏡頭吧。










More picture

星期六, 10月 11, 2008

Meyer-Optik Gorlitz Primoplan 58mm/f1.9


這顆鏡頭是東德 Meyer-Optik 蠻有名的準頭,有些人認為它是銘鏡 Hugo Meyer PLASMAT 戰後的後繼鏡頭,事實上它應該是完全不同的設計,網路上找到的資料是 5 片 4 群的鏡組。
這顆鏡頭在我初進入老鏡世界時並不貴 (應該說相當便宜,網友去年買入的價格才 usd $21),然而這顆鏡頭的表現不錯,有幾位前輩都蠻推薦的。這一年來,價格節節升高,到現在大概已經到 80~100 美金左右。不過這隻鏡頭有個問題,因為戰後東德的資源比較匱乏,以致於這顆鏡頭的品質並不穩定,每個人買到的鏡頭有好有壞,就只能憑運氣了。
另外現今留下來的這顆鏡頭,很難找到品相很好的;我手上的這隻,外觀也有是明顯的歲月痕跡,甚至前面濾鏡環也凹了一塊;幸好鏡片看起來不錯,成像應該不受影響。
我拍攝的感覺是色調偏暖,邊緣影像偏軟,反差不高,在某些情況下會有旋轉的散景出現;拍起來很有老味 (適合拿來拍古董^_^),可以算是很有特色的鏡頭。

星期三, 9月 17, 2008

Rodenstock Heligon 50mm/ f1.9



本來想晚一點再寫這顆鏡頭,但是得到這顆鏡頭實在太難得,到手實在太高興了,還是先留下記錄,慶祝一下!
標到這顆鏡頭真的是一波三折;賣家貨品的標題,其實只是台 Edixa 的老相機,賣場中也沒有鏡頭的照片,但賣家敘述中有提到會隨相機附送一顆有缺陷的 Hehigon 鏡頭,詢問他鏡頭狀況,賣家回覆是光圈有點 Sticky,但仍 work well,因為他很堅持不賣有缺點的物品,所以鏡頭只送不賣。而且賣家也不願意給鏡頭的照片。
然而這顆銘鏡真的是太難得了,抱著賭一把的心態,還是決定拼看看;也試著跟賣家出價直接購入,但是賣家不肯,硬又是等了五天結標,應該是因為賣家拼錯字的關係,下標的人並不多,很幸運的,最後是以不到我跟賣家出價的一半價錢結標 。
然而到我付了款,鏡頭的樣子還是都沒見過。其實心裏也做了最壞的打算,想說價錢不高,既使只是買到顆故障的擺飾,就這顆銘鏡的稀少程度,應該也是值得的吧!
最慘的是結標後一直沒收到,跟賣家詢問多次,他的回覆有些不耐煩,只是說很確定已經寄出,最後實在忍不住了,甚至動用到 paypal dispute考慮求償;就這麼提心吊膽了一個半月,幾乎就要放棄了的時候,這個包裹終於寄到我的手上。

忐忑不安地拆了包裹,還好結果令人滿意,這一個半月來的曲折跟忐忑都值得了!
賣家所謂的 faulty,其實是光圈由最大光圈縮小時,會稍微 delay一下下,這似乎是自動光圈老鏡的通病,我手上幾顆 Auto的鏡頭好像或多或少都有這個問題,其實根本不影響操作,真要處理,應該只要稍微清理一下就可以了。
除此之外,整顆鏡頭真的沒啥好挑剔的;外觀無痕無傷,對焦順暢,光圈葉片乾淨無油,鍍膜完整,玻璃只有前玉似乎有一兩道很細微的擦拭痕,不注意看還看不出來。
哈哈哈!真的是太高興了!

Rodenstock 是德國頂尖的光學大廠,Heligon 是它的標準鏡頭名稱,然而絕大多數都是屬於大片幅老相機鏡頭,或是出給 RF 機用的。真正生產使用在 SLR 上的並不多,最常見的是 Kodak Retina系列的 DLK mount,其次是已經相當難得的 exakta mount ,而更少量出給 Edixa 相機使用的 M42 mount 真的是非常稀罕。只能說運氣真得不錯,讓我找到這一顆!

非常喜歡 Rodenstock 鏡拍出的感覺,整個的色彩通透而明亮;如果說 Zeiss 的感覺像是濃郁的油畫,那 Rodenstock 則像是透明水彩畫出的水彩畫。另外這顆的散景也十分特別,一圈圈的光影,實在是相當夢幻!

只能用一個"爽"字來形容對買到這顆鏡頭的感覺了~~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More Pictures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