星期二, 8月 26, 2008

Wollensak Raptar 135mm/ f3.8


這隻鏡頭是 Wollensak Raptar 中比較少見的焦段,卻是我手中數隻 Wollensak 鏡頭裡,最早購入的一顆。鏡頭上的 Mark 是 Television Raptar,應該是用於電視攝影機上的版本。
這顆鏡頭外觀上最大的特色,即鏡頭前端誇張突出的光圈環,彭兄改鏡時本來想車掉這個光圈環的,不過顧及使用上的方便性,最後仍是將它保留下來。其實後來配上彭兄特製的遮光罩,這個突出的光圈環不但一點也不突兀,反而有點粗獷的感覺。此外這顆鏡頭的改裝是沿用原來的對焦筒,所以外觀上大致保持它原有的風貌。
另外這顆鏡頭特別的是它的重量,並不像一般攝影機鏡頭那般輕巧,反而像是電影鏡頭般的沉重,或許是因為鏡筒材質較厚實的關係吧?
可惜的是,我入手的這顆鏡頭,前面膠合的鏡片有一些脫膠的情況,雖然影響成像不大,但終究有些美中不足。
















more picture

星期一, 8月 25, 2008

Wollensak Raptar 3"/ f2.5


這隻鏡頭是四月份購入的,不過一直到七月初才改好到手。七月到馬來西亞時有帶去,回台後又借給朋友一陣子,直到兩週前才拿回來,所以實際拍攝的時間及做例並不多。
鏡頭本身造型還蠻漂亮的,不過因為改鏡後整個對焦機制都取掉了,原來鏡頭漂亮的曲線也不見了。彭兄這隻鏡頭的改裝作工很精緻,可惜當初趕著出國用,所以來不及做遮光罩,鏡頭原有的遮光罩很短,感覺上根本不夠用。
拍攝起來感覺比起小一號的 Raptar 2.8/76 有自己的特色,似乎不像 2.8/76 那麼尖銳,不過細節還是很夠,散景也不錯,不過搭配 20D 在顏色上我覺得還是太淡,立體感也差了一些,另外這隻鏡頭十分怕光,有機會還是要拜託彭兄做個遮光罩。
八月初又在 e-bay 上標了兩隻,比起目前手上這隻,這兩隻的狀況好得很多。其中一隻已轉手讓給台北的朋友,另外一隻 (下圖) 則打算先收藏起來,也許以後再來改!
另外上個月底也標了一隻 Fastax-Raptar 3"/ f2.5 ,鏡頭狀況很糟,玻璃都是刮痕,外觀更是感覺歷盡滄桑。鏡頭構造應該跟這隻是一樣的,不過鍍膜顏色不太一樣,要等改好之後才能真正做比較了。



















More picture: http://www.flickr.com/photos/cyrilchen/tags/wollensakraptar2575/

星期五, 8月 22, 2008

觀浪


08/08/21 如麗颱風。
颱風雖僅由南邊掃過,未直接侵襲台灣,但仍帶來不小的風浪。
拍得很不理想,沒有澎湃洶湧的感覺。
下午陽光還很耀眼,但空氣中瀰漫海浪打起的水氣而霧茫茫一片,照片的色調也是暗沈沈的。
08/08/22 颱風過後隔天,風浪仍不小,但早上的陽光相當燦爛,又拍了一些 (第一張和最後三張)。這次用的是 Schneider Curtagon 2.8/35 小廣角鏡,感覺好一點。

















Lenses:
Dallmeyer 2.9/50
Wollensak Raptar 3.8/135
Schneider Edixa-Curtagon 2.8/35

星期三, 8月 20, 2008

捷運新北投半日遊


周日上午和老婆到北榮簽學會的課,在榮總地下街吃過早餐之後,便帶 Naomi 搭捷運到新北投去走走。之前在網路上,有看過某位大大介紹過新北投的木造圖書館和溫泉博物館,似乎還蠻漂亮的,順便可以試試前一天晚上剛拿回來的鏡頭。
不過台北天氣真的很熱,所以沒拍很多,反倒是花了蠻長時間,躲在圖書館的兒童閱覽室裏吹冷氣、陪 Naomi 看故事書。稍微逛了一下,中午吃完午餐便打道回府了。















Lens: Wollensak Raptar 2.5/75