星期一, 7月 21, 2025

Aires Camera Tokyo S. Coral 45mm/f1.5

 

在 eBay 上尋覓數月的一顆鏡頭, 終於入手..
Aires Camera, 一個以前不認識的相機品牌, 但是自從在網路上看過這支鏡頭拍的照片後, 真的留下了深刻的印象, 尤其是在光圈全開拍攝下
超狂野的散景, 簡直讓人難以忘懷. 
Aires 這家公司的歷史雖然有點短, 但是看網路上其他大大的文章, 似乎品牌故事還蠻精彩的. 主要是以
旁軸固定鏡頭的小相機起家, 並且獲得不錯的成績, 然後重金研發了他們最重要, 也是最後光輝的旁軸可換鏡頭相機:  Aires 35V 系列. 而這顆 S. Coral 45/f1.5 也是這系列裡最具代表性的大光圈標準鏡; 可惜這個系列推出沒幾年, Aires 就破產了, 因此這隻鏡頭的數量並不多, 而且因為香港那裏的攝友極度推崇, 因此網路上一有出現, 十之八九都被香港的朋友高價標走, 這次很幸運的看到一隻, 一出現就重金向賣家講價, 才總算如願買到這隻. 
鏡組7片4組, 類似同時期的銘鏡 Voigtlander Prominet Nokton 50/f1.5 結構: 


到手鏡頭狀況很不錯, 鏡頭上 Zf 的大小比例還好, 跟我手上其他 RF 的標頭比起來, 身材算是比較碩大的, 但是重量上卻意外的輕巧. 鏡頭做工很棒, 有精緻漂亮的外觀, 鏡頭表現我也很喜歡, 大光圈下, 除了散景一如傳聞中的超狂, 其實成像也比我原本想像的銳利, 完全是我喜歡的樣子. 本來還覺得買貴了, 拍了幾天後, 已經完全不會這樣想了. 

星期一, 7月 07, 2025

Leica Summitar 50/f2

 


我一直很少收 M鏡, 不是不喜歡, 其實是因為不懂, 而且昂貴的價格自認高攀不起. 這顆鏡頭的身世還蠻坎坷的: 因為當年改鏡套件還不是那麼普遍的時代, 要改 M口, 大多時候師傅只能拆鏡取對焦筒來改. 這隻鏡頭因為鏡片有狀況, 其實是購入拆對焦筒的殺肉鏡(忘記是改 C50, 還是改老福Nokton用的了), 殺屁股後的鏡心, 後來有加了一個 Sony E口的對焦環, 勉強可以上 A7r 使用; 只是我幾乎沒用過, 一直晾在防潮箱裡. 
一直到最近, 因為有鏡頭請國手改, 就順便把這隻鏡頭翻出來, 原本構想是改成 M接口的對焦環, 好方便上 Af 使用. 運氣很好的是國手手上剛好有這隻的廢鏡, 可以換掉原本有問題的鏡片跟原來的鏡心拼成完整的一隻. 於是, 最終它又恢復成原本的樣子了. 
這隻應該算是 M鏡裡, 最便宜的幾隻鏡頭了吧? 不過既然是徠卡, 拍攝出來的結果, 自然也不會差到哪裡. 目前還拍不多, 先留個紀錄而已. 

星期一, 6月 23, 2025

Cooke Speed Panchro SR1 50/f2

 

鏡頭已改LM接口↑, 鏡頭原貌↓↓

這鏡頭的銘牌只有標註 SPEED PANCHRO 50/f2, 但由於方便與之後的 series2, seires3..做區分, 習慣上多稱作 series1. 
相較於常見的 SP SR2 50/f2 (傳統上慣稱的 C50), 這顆好像比較不常見作例. 鏡頭大小上比 C50較迷你, 口徑39mm也比較小, 最關鍵的是相場也比較小, 在全幅機上面會有四周暗角, 或許是因為這樣, 所以這顆鏡頭印象中也比一般 C50便宜不少. 
入手這顆鏡頭的過程已經不記得了, 總之很早就改成 LM 接口, 但是一直沒有使用, 直到最近改 ZF系統, 才出門拍了兩三次. 
ZF 拍攝時以 16x9 的片幅選項拍攝, 可以裁切掉絕大部分的暗角. 平常少以這樣的比例構圖, 沒想到拍攝出來的結果也是饒有趣味. 
除了片幅不足 FF外, 其他倒是沒有特別的缺點; 一貫C鏡的油潤跟銳利, 是個不錯的選擇. 

星期一, 6月 09, 2025

KODAK EKTAR 50mm/f1.9

 



這是一隻苦苦搜尋許久, 好不容易才購入的鏡頭: 根據網路上看來的資料, 這是 KODAK 在 1941 年發表的 EKTRA 相機上配置的大光圈標準鏡, 製造的數量大概 2000隻左右, 留傳至今的數量並不多; 鏡頭的鏡片配置是 Kodak 獨有設計的4群7片, 為當時 Kodak 的頂級鏡頭. 另外它有一隻兄弟鏡: Kodak TV Ektanon 50mm/f1.9, 兩隻構造跟外觀幾乎一樣, 只是這隻是電視攝影機卡口, 應該更少見吧?


鏡頭購入的時間不記得了, 由於鏡後距不足無法上5D2, 因此一直等到購入Sony A7R之後, 送至巨眼之門湯大改成 E 接口, 才終於有拍攝的機會, 雖然沒拍過幾張, 但感覺很不錯. 今年換成 Nikon ZF 後, 第一個想到的, 就是改裝這支成 M mount, 好上天工環接 ZF. 大概是五月初, 鏡頭終於改好回到手上 (M mount, 無連動), 五月帶出門拍了幾次, 感覺很不錯, 不枉當初的期待. 

星期四, 5月 08, 2025

Bausch & Lomb Baltar 75/f2.3

 


這隻鏡頭怎麼到我手上的過程, 不記得很清楚, 只記得是哈克改的, 整顆鏡頭埋進 helicoid 中, 拍攝上是沒問題, 就是外觀有點醜. 

認識 Baltar 這個牌子, 應該是從小唐借得的 Baltar 100/f2.3 開始, 雖然只上過 20D 拍過, 但是還是留下深刻印象. 當然那時手上也沒有幾隻電影鏡頭, ACDK都還是很久以後的事情.

當然, 身為美國電影鏡頭品牌代表, 鏡頭表現還是很給力的, 我沒用過更上一級的 Super-Baltar 75mm/f2, 應該又是另一個層級的表現吧.